一、基質栽培設施 1.栽培槽:溫室內北面留0.9米做街道,南面留0.4米,營養土用磚砌成南北走向的內徑寬0.5米,槽邊框高0.24米,槽距0.72米的栽培槽,為防止滲漏并使基質與土壤隔離,槽基部鋪一層0.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,營養土用上層的磚壓緊膜邊,膜上鋪3厘米厚的潔凈河沙,沙上鋪一層編織袋,袋上填栽培基質。 2.灌水設施:用自來水設施或建水位差為1.5米的蓄水池,單個溫室建成獨立的灌水系統,棚內主管道及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均可用塑料管,槽內設滴灌帶1-2根,并套上0.1毫米厚的窄塑料薄膜。 3.栽培基質:有機基質可用玉米秸、菇渣、鋸末等,無機基質可用沙、爐渣等;混合基質可用煤矸石、鋸末、玉米秸按1∶2∶2 比例配制,使用前15天將基質堆25厘米厚,噴濕蓋膜以消毒滅菌,然后每平方米基質中加入2公斤有機無土栽培專用肥,10 公斤消毒雞糞,混勻后即可填槽。注:每茬作物收獲后對基質進行消毒。 二、穴盤基質育苗 采用人工無土穴盤育苗法,育苗基質按草炭:蛭石為3:1的比例配好基質,每平方米基質中加入5公斤消毒雞糞和0.5公斤蛭石復合肥,混勻后填入72孔吸塑盤,每孔一粒,上覆蛭石1厘米,盤下用塑料薄膜與土壤隔開。出苗前溫度保持25-30℃,出苗后溫度為白天20-25℃,夜間10-15℃;苗盤要保持濕潤,大約一個月,長出3-4片真葉即可出盤定植。 |